close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名.醫.問.診-灼烈的伏襲:帶狀?疹

工商時報【陳柏樺(新光醫院皮膚部專任主治醫師)】

揮汗如雨的夏季過去,時序已過中秋;爽朗又稍有幾分涼意的近日,門診因如此困擾而求助的病友也逐漸增多。

「醫生,在長這個之前,我就已經抽痛快要一個禮拜了」,「我以為是最近太累、神經痛,但是吃止痛藥和擦酸痛藥膏,都沒什麼效啊」。

請病患揭露病灶的部位,映入眼簾的是泛紅的皮膚上簇擁成群的水泡,或是散落或是密接,但都隱然有默契地在體表上延伸成一個彩帶飛揚的形狀。

帶狀?疹,是水痘帶狀?疹病毒(Varicella-Zoster virus,VZV)的感染。孩提時期感染水痘痊癒後,病毒潛伏於感覺神經節內,在成人時期,當免疫力下降時再度活化,以帶狀?疹的型態表現台中市房屋借款利率於外。因皮膚上群聚的水泡或膿包,常沿著皮膚神經節的分布蔓延,蜿蜒如蛇,故有「皮蛇留學貸款信貸年息」、「飛蛇」之名。

部分病患在發病前伴有前兆(Aura),多為難以言明卻侷限在特定區域的不適,其中又以陣發抽痛的表現居多。前兆發生後的四到七天,開始在該區域出現群聚性、數量大小不定的紅色丘疹,爾後快速進展為水泡或膿泡。千針密刺或是火焰灼燒般的神經性疼痛,常常伴隨著病灶的發生,也常是病患最煎熬難受的環節。多數的皮膚病灶,在一到兩週間收斂形成痂皮後脫落,但其他如神經學上的癥狀緩解時程,則視嚴重程度決定,因人而異。

除了皮膚及神經痛以外,帶狀?疹因其影響的位置不同,而有不同臨床考量。其中又以影響頭頸部,面部三叉神經第一分支(Trigeminal nerve, CNV1 branch, ophthalmic nerve),及薦神經(Sacral spinal nerve)所支配的皮節格外需要關注。發展於三叉神經第一分支皮節的帶狀?疹,因鄰近眼睛,容易合併?疹性結膜炎或視力影響,需請眼科醫師合併追蹤治療;而薦神經支配的皮節,恰在生殖器及肛門的周圍,若未妥善的治療,恐有後續排泄失禁的困擾。有些病友在急性臨床癥狀改善後,仍需對抗難纏的後遺症,包含皮膚的瘢痕反應及?疹後神經痛。瘢痕的修復之路總是考驗時間及耐心,而?疹後神經痛更是疼痛醫學裡持續苦心鑽研的一塊。

病情的改善,除了仰賴自我免疫力的恢復,適當的藥物亦能協助減緩當下不適,減少後遺症的發生及嚴重性。抗病毒藥物的使用,能使水泡液中的病毒量降低,降低傳染的機率;妥善的傷口照護能避免二次感染的風險;合宜的衛生教育,更是緩解病友及家人朋友焦慮的良方。

天階夜色涼如水,隨著時令進入秋收冬藏的氛圍,多一點警覺和注意,別讓寒冷時分容易流行的帶狀?疹找上門,開心賞遊,放心團圓。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名-醫-問-診-灼烈的伏襲-帶狀-疹-215008806--finance.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onzale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